一、特色
开展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词典间的语际对比研究,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进行本土化的词典编纂实践与词典理论研究。从词典类型学、词典介质以及结构颗粒度等方面,对英、日、法、俄等词典编纂大国的词典编纂场景进行描写,在此基础上,梳理词典大国在元词典学方面的主要观点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分析国外词典编纂的基本范式在我国词典编纂中的继承和变异,分析汉语词典编撰中本土意识和拿来主义的合理衔接、有机融合问题。
二、学术地位
目前,在学习词典的汉外对比研究领域,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于200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主要对英、汉学习词典中动词的释义进行计量分析,查新机构认为该著述原创性特点突出,该著作于2009年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为学界所认可。
(2)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学习词典的对比分析由动词词类扩大到词典的五大结构中。研究成果《汉、外学习词典对比研究》于201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词典本体论出发, 对汉语、英语学习词典的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微观结构和检索结构等进行了比照式研究。中国辞书学会会刊《辞书研究》于2010年第5期发表了出版简讯,国家辞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张志毅
教授在《辞书研究》2011年第5期发表该书的书评,认为该书“首次从词典结构分析的视角出发,系统而深入地对汉、英主流学习词典进行结构性对比分析
”, “作为国内第一部对汉、英学习词典进行系统对比研究的专著表现出明显的理论驱动特点”,”在‘文化全球化’视野下实现‘文化本土化’是《词典对比》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3)“十一五”规划“发达国家学习词典对比研究及其对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影响”已经完稿,即将出版。
总之,三部学习词典对比研究的著作由点及面依次展开,最终实现了多语种全方面的系统性学习词典对比。
三、作用和意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词典语际对比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目前汉语学习词典编纂中的得与失、短与长, 以期为汉语学习词典编纂实践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